信息管理系成功举办第四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研讨会

12月5日,第四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研讨会在我系会议室和线上同步召开。本届研讨会由教育部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我系主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业委员会和北大-维普学术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协办。会议旨在进一步强化高校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意识,加强学生培养的过程化管理,弘扬诚实守信、创新有为的学术风气,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创新型国家战略建设。

受疫情影响,本次研讨会采用了“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相结合的新模式举办,主会场设在信息管理系会议室,线上分会场使用腾讯视频会议,并进行会议直播。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共计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我系党委书记兼系主任张久珍教授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余光教授,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陈传夫院长、北大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孙华主任,北大研究生院胡晓阳主任先后致辞。

王余光教授指出,学位论文要具备独有的个性化和生命力,要保证在科学研究上的独创性和创新性,不能被模式化格式化的论文格式所束缚。陈传夫教授在致辞中面向科研诚信问题表示,国家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德在才之前是共识。学术规范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虽然当前学术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化,比如互联网给学术科研诚信的工作带来的诸多挑战,但这些因素不应成为教育评价改革中的挡路石,反而应为我所用,成为我们改革创新思维的抓手。孙华主任指出,虽然我国论文发文量高居世界第二,但是撤稿数量十分却居高不下。青年是社会的未来,因此对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意义重大。胡晓阳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应从考试、教育、规范等诸多方面加强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

随后的研讨会由我系副主任张鹏翼副教授主持。研讨会由9个主旨报告组成。在上午的会议中,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荆林波院长做了题为《科研诚信与科学评价》的主旨报告,荆院长认为客观评价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核心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科学评价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印波副教授的主旨报告《科研诚信的法制化进路与案件查处的法律思维》介绍了我国现有文件规定对科研失信行为的定义和实施办法,提出应以法治思维去处理科研诚信问题。我系王子舟教授具体介绍了由他主持编写并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学术规范手册》的主要内容,该书将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工具书。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的主旨报告《科研诚信与学业、学术质量“全评价“》深度解析了科研诚信、科研伦理、学术道德、学风、学术规范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学术“全评价”体系的六大要素和三个维度。

在下午的会议中,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袁军鹏首先做了题为《中国科研诚信政策分析》的主旨报告。随后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的蒋雅文主任、武汉大学本科生院李晓峰副院长和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项聪处长分别从高校院系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和信息化背景下本科生教学工作规范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最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科研诚信办公室的钟慧副主任针对“惩治学术不端,加强科研管理”重点剖析了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自2017年始,“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研讨会已连续举办四届。目前,该研讨会已在本学科领域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